English

反叛、互动与生长

1998-08-0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问:能简单地谈谈你的导演经历吗?

答:最初我喜欢文学,喜欢上戏剧纯属偶然。我觉得戏剧与文学之间有一点是相通的,它们都是将精神转化为物质然后又去影响他人。在大学期间,我开始了最初的戏剧探索,作品有《在地平线那边》、《西厢狂想曲》。在我读研究生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,我开始背离甚至反叛中国传统文化,大量吸收西方的荒诞派戏剧理论,导演了《秃头歌女》、《等待戈多》、《阳台》等许多著名的荒诞派戏剧作品。1992年我开始排《思凡》,这次排演对我的心灵产生了巨大冲击,我开始深切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,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天地。1994年我导了《我爱XXX》,这是我的一次完全独立的个人创造。现在我正在排一部叫《坏话一条街》的剧,将于9月份上演。

问:你的戏剧一般都在小剧场上演,小剧场剧相对于大剧场剧来说有什么特点?

答:我的戏剧具备小剧场戏剧先锋性与实验性的基本要求,这与日本的小剧场运动以及美国的小剧场剧一脉相承。而国内一些在小剧场上演的戏剧,仅仅具备单纯的空间意味上的小,而不具备任何先锋或实验性质,因此不能说是纯粹意义上的小剧场剧。小剧场行动迅速、快捷;观演关系比较近,容易创造;而大剧场则更要求艺术魅力,更要求演员表演与导演的创造力。

问:1993年,你将让·日奈的《阳台》搬到舞台上……

答:日奈太伟大了,他的伟大在于他独特的视角以及推翻整个世界的思想力量。《阳台》这个剧本中表现出的“恶毒”,那种把整个世界骗入圈套的狠心,那种对世界放声大笑的狂放和恣肆深深打动了我。《阳台》力图揭示一部分人的扮演欲以及另一部分人的渴望被扮演欲,这涉及人类的两种深层心理:白日梦与自恋。日奈也许什么都想揭示、什么都想表达,但他笔下的闹剧却又将一切含义化为虚无。正是这种荒诞加闹剧的形式吸引了我,吸引了我们一批搞实验戏剧的人,它成为90年代初进行戏剧探索的一种思路。

问:1993年,你导演的《等待戈多》去参加柏林世界文化宫举办的“中国前卫艺术展”,反响如何?

答:优秀的中国戏剧一点也不逊色于外国戏剧,但出国演出并不一定能引起轰动,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许多思维方式来源于外国。《等待戈多》在柏林、《思凡》在日本,当地媒体都好评如云,但我真的很怀疑他们的评价,怀疑他们是否真的能理解我。我总在想,这种中西方文化交流究竟是在消除差异还是在增加差异。

问:你的《思凡》将明朝的《双下山》与卜伽丘的故事糅和在一起,你是如何想到这样做的?

答:促动我将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是个偶然因素,但说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,这两个故事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,都是关于人的欲望、自由与束缚以及想像力的。我后来还排过一个中西结合的剧叫《放下你的鞭子·沃以采克》,通过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讲述一个同样的道理: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人的社会状况。我估计以后不会再有第三次结合,在上两次的实验中,我尽可能多地吸收了各方文化的精髓,掌握了许多技术、思维上的东西,下面我就应该做一些真正能凸显个人特色的戏剧了。我回想自己的创作过程,从纯粹照搬西方的东西,到中西方结合以及现在开始走自己的道路,这是个不断上升的过程。想到这,我就觉得自己幸福极了!

问:你怎么看在中国戏剧90年发展中,中西戏剧的交流、互动以及西方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?”

答:中西方戏剧交流互动是个有意思的过程,简单的说就是影响—发展—再影响—再发展的过程。本世纪初,易卜生、契诃夫等现实主义的、中产阶级的、人性的戏剧对曹禺等一批剧作家影响很大。30、40年代,中国戏剧成为革命宣传的工具。50年代,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成为中国戏剧的楷模,60、70年代,中国戏剧钻进样板戏的死胡同。80年代,西方荒诞派戏剧、后现代的戏剧以及布莱希特表现主义戏剧对我国戏剧产生巨大冲击。而现在,我认为中国戏剧到了冲击之后开始立稳自己脚跟的时候了。

问:你现在有何打算?

答:明年年底我打算用《我爱XXX》回顾整个世纪。前面我曾提到这是我1994年排的一个剧,这个剧完全抛弃了情节,从“爱”这个观念出发,整个剧本由1000多句“我爱XXX”组成,又像朗诵,又像宣言。这个剧横跨一个世纪,从1900年新年钟声敲响开始,涉及一战、二战,40、50年代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,60年代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、美国的摇滚乐风潮、嬉皮士运动、法国的五月风暴,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各种西方文化的重新引进,90年代对物质的思考、对媒体的思考、该剧结束之际还对此时此地的演出进行思考,其目的是为了让观众走出剧场后,还在思索我们究竟爱什么、不爱什么。既然是世纪末献礼,我就想在1994年的基础上,将这一世纪思索进行得更加深入。我准备做一个长达四小时的戏剧,印一份很详细的节目单,观众可以自由选择,自由进出。另外我还找了其他几个艺术家,准备将这一剧目与画展、艺术装置展放在一块做,搞一个大型的艺术庆典。

问:你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的戏剧热以及目前的戏剧市场状况?

答:所谓市场,意味着买卖双方,而我对这两方都有看法。中国戏剧界目前的处境十分尴尬,所谓的商业戏剧做得一点不好看,根本达不到商业效果,另一些人打着艺术戏剧的旗号却在牟取商业的暴利,前卫戏剧做得还不够大胆。这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,所以我怀疑观众能有持久的兴趣。谈及观众,人们常说,把观众吸引到话剧中来,但我觉得现在看话剧的人很多,我们要轰走一批人,轰走一批附庸风雅的人,留住一批真正热爱戏剧的人,让他们领略戏剧的魅力、博大与辉煌,这批人才是中国戏剧的未来与希望。

《阳台》排练现场

《思凡》剧照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